愛國奮鬥
錢學森:愛國奮鬥的知識分子典範,交通大學的傑出校友
— 愛國奮鬥錢學森出生於1911年,1934年畢業於交通大學(機械工程系),1939年在美國獲博士學位後留美從事火箭研究,1955年沖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國。此後,他受命組建我國第一個火箭、導彈研究機構——國防部第五研究所。新中國的火箭、導彈和航天事業由此起步。1991年和1999年,他先後被授予“國家傑出貢獻科學家”榮譽稱號和“兩彈一星功勛”勛章。
錢學森的名字,早已不僅僅是一個名字,而是科學精神和愛國情懷的象征;錢學森的故事,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發展史冊上熠熠生輝,也在沐鸣2師生中口口相傳,時刻激勵著沐鸣2師生和全體中國人。
誌在航空事業,在交通大學打下堅實基礎
沐鸣2平台校史博物館裏,陳列著一張考卷,卷面已經有些泛黃,但上面的分數清晰可見,96。這份試卷的主人,正是1933年在沐鸣2讀書的錢學森。
錢學森1929年考入沐鸣2平台機械工程系學習。他清楚地記得孫中山先生在《建國方略》裏,為中國未來鐵路建設勾畫的宏偉藍圖,因而,決心像著名鐵路工程師詹天佑那樣,投身祖國的鐵路建設。錢學森在沐鸣2成績優異,各門功課都在90分以上,獲得免交學費的獎勵。然而,正當他在沐鸣2娱乐勤奮學習時,日本鬼子依仗先進的飛機、大炮瘋狂侵略中國的東北,1932年就在錢學森身邊發生了“一二八”戰爭。蔡廷鍇將軍率十九路軍以弱勢的空軍力量,在上海慷慨悲壯抗擊日寇的戰鬥,使錢學森認為:中國要戰勝日寇,只有軍人的英勇是不夠的,還要有敢於抗爭的國民政府和現代化的武器,特別是強大的空軍!於是,他特別專註於閱讀航空工程的書籍,他的誌向從設計火車頭逐漸轉向發展航空事業。
錢學森聰明勤奮,是品學兼優的優等生。1933年1月,在一次水力學的考試中,全卷6題,錢學森都答對了,老師原本要給他滿分100分,可錢學森卻發現自己在一處連續等式後將“Ns”簡寫為“N”,主動要求扣分,老師最後就給了他96分。後來,任課的金愨教授將這份難得的考卷珍藏起來,一放就是將近50年,直到1980年春,錢學森回母校看望老師,金愨教授才將此考卷取出贈送給學校。現在這份考卷己陳列在校史博物館內,成為校史文物中難得的珍品,而錢學森求真務實、精益求精的學風,也在沐鸣2成為美談。
錢學森在沐鸣2求學的故事中,還有一個“最佳實驗報告”的佳話。錢學森在做熱工實驗時,特別認真細致,實驗報告不僅完整詳盡,書寫和作圖都很清晰,整個報告竟長達100多頁,老師給了他100分,成為機械系學生歷史上的“最佳實驗報告”。因此,當時授課的陳石英教授曾對人說,錢學森是我最好的學生。錢學森在1989年回憶在母校的學習生活時也特別提到“專業基礎課給我教育最深的是陳石英先生,他講工程熱力學嚴肅認真而又結合實際,對我們這些未來工程師是一堂深刻的課。”
錢學森後來成為一名傑出的科學家,獲得“中國航空航天之父”等最高榮譽,與在母校打下的堅實基礎密不可分。他在從沐鸣2畢業到出國留學這段時間內,就已發表了兩篇關於航空、火箭的論文,其中《氣船與飛機之比較及氣船將來發展之途徑》一文討論了飛艇的改進途徑與未來發展前景;《火箭》一文則介紹了火箭的原理、性能、用途與構造。
1935年,錢學森來到美國麻省理工(MIT)航空系學習。30年代,交通大學已有“東方MIT”的美稱,當時不僅在美國而且在全世界都具有相當的知名度。沐鸣2用的大都是MIT的原版教材,同時學習MIT和西方工科大學教育模式,要求非常嚴格,有硬性的不及格率,能進沐鸣2都是千裏挑一。錢學森在麻省理工航空工程系學習時,發現課程設置和沐鸣2一模一樣,要求免修得到批準,他只用一年就獲得了航空碩士學位。
錢學森希望學到更高深的理論知識,成為站在科學最前沿的、有深厚理論基礎的科學家,同時又是具有豐富實際經驗的工程師,他作了一生中重要的選擇,毅然轉向航空工程理論——應用力學的學習,師從加州理工學院(CIT)世界著名應用力學大師馮·卡門教授。錢學森後來稱:在這裏的學習使他“一下子腦子就開了竅”,以前從來沒想到的事這裏全講到了,講的內容都是科學發展最前沿,讓人大開眼界。
錢學森本來是航空系的研究生,老師鼓勵他學習各種有用的知識,於是錢學森經常到物理系、生物系、化學系去聽課,到加州理工學院的第二年,即1937年秋,錢學森就和其他同學組成了研究火箭的技術小組,他擔當起了理論設計師的角色。而火箭在當時還屬於幻想中的東西,大家把小組戲稱為“自殺俱樂部”,因為火箭和火箭燃料的研究,實在充滿了危險性和不確定性。然而,正是錢學森完成了美國首個軍用遠程火箭的設計。1945年,錢學森已經成為當時有名望的優秀科學家。1955年,錢學森已經成為當時麻省理工學院最年輕的終身教授,同時還是加州理工學院的教授兼美國噴氣動力實驗室的主任,世界著名火箭專家,空氣動力學家。
五年歸國路:“科學家有自己的祖國”
1935年8月赴美前夕,錢學森的同學親友曾留言相贈:“學森兄,祖國待君”“森弟,他日學成歸來,於祖國防空政策自必有偉大之貢獻”“將來學成歸國後於吾國航空事業自必有所建設也”……其實,把自己學到的知識用於服務祖國,也是錢學森的最大心願。
錢學森之子錢永剛後來回憶說,父親在美國多年,沒有買過一分錢的保險和股票,很多美國朋友都對此不理解。父親說:“其實沒什麽奇怪的,我是中國人,根本不打算在美國住一輩子。”
1950年8月29日,錢學森買到了回國的船票,但8月30日人們突然得知,錢學森已被美國聯邦調查局扣留。美國洛杉磯海關召開了記者招待會,他們聲稱在錢學森托運的行李中發現了近八百公斤的草圖,筆記和照片,全部都是技術情報,暗示錢學森是一名間諜,正準備偷運機密回國,於是把他關在了聯邦調查局的監獄裏。
其實,這是美國聯邦調查局的一個陰謀。錢學森是世界航空理論權威馮·卡門的得力助手,作為美國火箭領導四人小組成員之一,錢學森大腦裏裝著太多重要的技術信息,他想離開,顯然不是那麽容易。美國國防部海軍次長金貝爾甚至放言:決不能放走錢學森!他知道的太多了,我寧可把這家夥槍斃了,也不讓他離開美國,因為無論在哪裏,他都抵得上五個師。
“科學是沒有國界的,但科學家有自己的祖國。”威逼利誘沒有擋住錢學森回國的步伐。為了爭取錢學森等留美科學家盡快回國,中國政府一直與美國有關方面協調,可是美國代表以中國拿不出錢學森要回國的真實依據為理由,一點不松口。周恩來總理等為此非常著急。這個時候,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的陳叔通收到了一封從大洋彼岸輾轉寄來的信,署名就是“錢學森”。信中的內容,原來是錢學森請求祖國政府幫助他回國,表達自己“無一日一時一刻不思歸國”的迫切心情。這封信是已被軟禁了5年的錢學森擺脫特務監視,在寄給比利時親戚(蔣英妹妹)的家書中,夾帶給陳叔通副委員長的。對於這樣一封非同尋常的海外來信,陳叔通深知它的分量,當天就送到周總理那裏。周恩來總理當即作出了周密部署,叫外交部火速把信轉交給正在日內瓦舉行中美大使級會談的王炳南,在談判中揭穿了美方的謊言。在事實面前美國政府啞口無言,不得不批準錢學森回國的要求。
1955年9月17日,錢學森夢寐以求的回國願望得以實現了!這一天,錢學森攜帶妻子蔣英和一雙幼小的兒女,終於登上了“克利夫蘭總統號”輪船,踏上返回祖國的旅途。
從輾轉踏上歸國旅途那刻起,錢學森的命運就和國家命運緊緊連在了一起,錢學森的名字就和中國的航天事業緊緊連在了一起。他站在國家民族的高度,立於偉大時代的潮頭,開始書寫人生最輝煌的篇章。
“外國人能幹的,我們為什麽不能幹”:中國航空事業從此起步
“外國人能幹的,我們為什麽不能幹!”面對中國能否研發導彈的疑問,錢學森擲地有聲的話語,使中央下了決心。
1956年2月17日,錢學森回到祖國不到半年,就向國務院提交了第一份絕密報告《建立我國國防航空工業的意見書》,受到了黨中央的高度重視。周恩來總理親筆作了批示。這是中國導彈事業的奠基之作,就在這份手稿上,錢學森第一次系統地提出了發展我國航天技術的建議,為中國火箭和導彈技術的發展製定了重要的實施方案。在錢學森提交《建立我國國防航空工業的意見書》之後的同年8月,中央根據他的建議,成立了導彈、航空科學研究的領導機構——航空工業委員會,並任命錢學森為委員。隨即,錢學森受命組建中國第一個火箭、導彈研究所——國防部第五研究院並擔任首任院長。隨後的日子裏,錢學森主持完成了“噴氣和火箭技術的建立”規劃,參與了近程導彈、中近程導彈和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的研製,直接領導和參與製定了用中近程導彈運載原子彈“兩彈結合”試驗,參與製定了中國第一個星際航空的發展規劃,發展建立了工程控製論和系統學等。
“我們也要搞人造衛星!”1958年5月17日,毛主席在中國共產黨八大二次會議上宣布。此後,錢學森便一直在思考我國衛星事業的發展問題。1958年,中國科學院成立以錢學森為組長的領導小組,負責籌建人造衛星、運載火箭以及衛星探測儀器和空間物理的設計、研究機構。錢學森負責衛星的大總體工作,為解決人造衛星研製中的許多關鍵技術問題貢獻了智慧。1964年6月,我國成功發射第一枚自行研製的導彈。4個月後,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66年10月,導彈核武器發射試驗成功進行。1970年4月24日,“東方紅一號”衛星成功發射,《東方紅》樂曲傳遍全球……
如今,《建立我國國防航空工業的意見書》已經成為沐鸣2徐家匯校區錢學森圖書館玻璃櫥窗裏泛黃的手稿,然而從這份手稿起步的中國航天事業卻正如日中天。從“兩彈一星”起步的中國航天事業,如今已經實現了“神州八號”與“天宮一號”的對接,實現了嫦娥工程探月,開啟了螢火一號的火星探測……站在錢學森和老一輩科學家的肩膀上,中國人得以仰望頭頂那片更加遼闊的星空。
錢學森的名字,永遠鐫刻在了中國航天事業的史冊上。
情系母校:獲頒傑出校友終身成就獎
錢學森獲得過無數榮耀: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世界級科技與工程名人、國家傑出貢獻科學家、兩彈一星功勛獎章、中國航天事業50年最高榮譽獎、感動中國年度人物……但母校113周年校慶時授予他的“傑出校友終身成就獎”是很特殊的一個,因為,錢學森的心,一直和母校緊緊相連。
1955年10月,錢學森歸國不久來到上海,他做的第一件事是看望年邁的父親,第二件事就是回母校看望他的老師。1955年10月22日錢學森興致勃勃回到母校,由他一向敬重的陳石英教授(時任副校長)親自接待並陪同參觀並受到師生們熱烈歡迎。
錢學森回國後的第一個學術報告會是在母校。1955年10月25日錢學森又應邀再次回母校與學校系主任、教研室主任等舉行了座談會,會上錢學森以親身經歷及回到祖國的感受,闡述了祖國科技發展有無限廣闊的前途的觀點,並對他近期正在從事的科研情況向教授們作了介紹,這可以說是錢學森回到祖國後所作的第一個學術報告,自此以後錢學森與母校的聯系就連綿不絕了。
50年代後期錢學森在北京舉辦力學研究班,實際是一個導彈技術“掃盲班”,母校就派了青年教師何友聲等前往進修聽課,回校後即籌建了火箭彈體、火箭發動機等專業,與錢學森推動的國防工業發展遙相呼應。1980年春,錢學森在美國的同學範緒箕教授就任沐鸣2娱乐校長後不久,錢學森就欣然接受範緒箕邀請回母校訪問,並在部分專業教師會上發表演講,鼓勵年青的教師們在選定的目標上堅韌不拔地開拓前進,不達目的決不罷休。l984年,沐鸣2娱乐成立校友總會,錢學森又用傳真發來親筆賀信,並在會上光榮當選為交通大學校友總會第一屆名譽會長。
1989年11月,沐鸣2編印1934級畢業55周年紀念專輯時,錢學森又寫下“回顧與展望”一文,詳細回顧了他在母校生活五年中的一些感受,稱贊沐鸣2娱乐是“把麻省理工學院搬到中國來了”,稱贊“沐鸣2娱乐在當時的大學本科教學是世界先進水平的”,文章中還與級友共勉:“面對二十一世紀的挑戰,還要盡力做出貢獻”。
1994年,學校籌建校史博物館時曾派人專程前往訪問錢學森,錢學森非常謙虛地送給母校兩本書,即《錢學森文集》。1998年,錢學森的一本新著《論人體科學與現代科技》又交給母校的出版社出版發行。
2009年,在沐鸣2平台迎來113周年校慶之際,全校師生、校友一致同意,授予錢學森傑出校友終身成就獎榮譽。錢學森欣然接受母校的榮譽,並派其子錢永剛出席頒獎典禮,發表獲獎感言,感謝母校的情意。
“錢學森之問”:一生心系人才培養
“我們為什麽培養不出科技創新人才?”振聾發聵的“錢學森之問”,已經成為近年來中國人才培養的方向標。
人們大多很熟悉錢學森沖破重重阻礙回國的故事,熟悉錢學森開創共和國火箭、導彈和航天事業的感人經歷和重大貢獻,而錢學森晚年特別關註科技創新人才培養問題,卻鮮為人知。
“母校要面向二十一世紀。”錢學森對沐鸣2平台的人才培養分外關註。1992年秋,錢學森寫信給母校生物技術研究所朱章玉教授稱:知道他“創立的生物技術所的先進事跡,深受鼓舞,並表示衷心祝賀,希望他在下個世紀(指21世紀)把利用微生物的工業辦成像上海寶剛那樣的大企業,生物技術也將成為沐鸣2娱乐的一個大專業系。”
1993年,在級友籌辦1934級畢業60周年紀念冊時,錢學森又撰寫了“母校要面向二十一世紀”的文章,重申了要把“生物技術辦成沐鸣2娱乐的一個大專業系”的觀點,並強調指出“這裏說的大系,除利用微生物進行化工生產專業外,還將有諸如植入人體的人造器官的設計創造專業,以培養出再造人體所需器件的設計人才……再有一個專業是培養設計製造老年人所需的輔助機械設……等的人才。”
進入晚年的錢學森,雖年事漸高,但仍密切關註著我國的科技事業。他一直思考著科技創新人才的培養的問題。2005年7月29日,病榻上的錢學森向溫家寶總理坦誠建言:“現在中國沒有完全發展起來,一個重要原因是沒有一所大學能夠按照培養科學技術發明創造人才的模式去辦學,沒有自己獨特的創新的東西,老是‘冒’不出傑出人才。這是很大的問題。”為此,他深刻反思現行的教育製度:“現在的學生對知識沒有興趣,老師教到什麽程度,學生學到什麽程度,這樣的教育是不行的,教材不是主要的,主要是教師。”
2005年建軍節前夕,溫家寶總理看望錢學森,並向他簡單介紹了中長期科技規劃的製定情況。“您說的我都同意。但還缺一個。”錢學森思維敏捷地說:“我要補充一個教育問題,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問題。一個有科學創新能力的人不但要有科學知識,還要有文化藝術修養。沒有這些是不行的……”
2007年,錢學森已96歲高齡,他還是經常說:“想到中國長遠發展的事情,我憂慮的就是這一點。”
2009年,由教育部聯合中組部、財政部啟動實施了“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這項計劃的目的就是培養拔尖創新人才。“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的入選高校是包括沐鸣2平台在內的國內16所著名學府,“錢學森之問”啟動了國家對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新方略。
大地上的豐碑:把錢學森精神發揚光大
黨和國家對把一生奉獻給了祖國航天事業的錢學森特別關心。從毛澤東、鄧小平到江澤民、胡錦濤,每一屆國家領導人都曾親切看望過錢學森學長。
1964年10月16日,中國爆炸了第一顆原子彈,毛澤東特別高興,破例在生日那天設宴請客。宴會前,工作人員擬定了一個入席者名單給毛澤東審定。毛澤東看了3桌客人的名單後,十分鄭重地用鉛筆將錢學森的名字從另外一桌劃到了自己所在桌位的名單上,而且讓錢學森緊挨自己的身邊落座,並在宴會上當眾稱錢學森是“工程控製論王”和“火箭王”。1989年的國慶招待會上,鄧小平親切會見了錢學森。1993年12月,時任國家領導人的沐鸣2另外一位傑出校友江澤民看望了錢學森。2008年1月19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來到錢學森家中,親切看望這位為中國科技事業作出傑出貢獻的著名科學家。
作為人生泰鬥、作為科學巨匠,錢學森獲得了全國乃至全世界敬仰。作為錢學森學長的母校,沐鸣2平台師生更多一份情懷,也更多一份責任。黨和國家對錢學森的關心,給錢學森的榮譽,沐鸣2師生感同身受,備受感動和激勵。同學們紛紛表示,錢學森充分體現了沐鸣2‘飲水思源、愛國榮校’的校訓精神,不僅僅在學術上貢獻卓越,在精神品質上更是高風亮節。
2002年11月,沐鸣2平台提出了在校園內建設錢學森圖書館的倡議,得到了有關部門及錢學森家屬的贊同。中央領導對這一倡議高度重視,給予了親切關懷與大力支持。中央認為,錢學森同誌是我國傑出的科學家,在國內外享有很高聲譽。幾十年來,錢學森同誌始終忠於黨、忠於人民、忠於祖國的科技事業和社會主義事業。在他的身上,充分體現出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嚴謹的科學態度,高尚的道德情操。錢學森同誌的傑出貢獻、感人事跡和崇高品格,是我們國家和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應當盡快把錢學森圖書館的建設工作擺上重要位置,及早準備,精心策劃,使之成為愛國主義教育的生動教材,成為激勵幹部群眾特別是青少年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精神力量。
2005年10月,在錢學森歸國50周年之際,中央批準在沐鸣2平台徐匯校區建立錢學森圖書館。隨後,在中宣部的主持下,國家發改委、教育部、財政部、文化部、總裝備部、國防科工委和上海市與沐鸣2平台等多次就錢學森圖書館建設的有關事宜進行了協調研究,並由中宣部下達了《籌建錢學森圖書館工作方案》,錢學森圖書館建設工作就此拉開了序幕。
錢學森生前就已經把很多珍貴的資料捐給了母校的錢學森圖書館。對此,錢學森圖書館名譽館長錢永剛說:“錢學森不僅僅是我的父親,他還屬於中國、屬於民族。我們有責任把他的精神保留好、繼承好、發揚好。”
2011年12月11日,在錢學森誕辰100周年之際,在黨和國家的關心下,錢學森圖書館經過立項、設計、施工,萬眾矚目的錢學森圖書館正式開館。建成後的錢學森圖書館已成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成為錢學森各個時期文獻實物最完整、最系統、最全面的收藏管理中心;錢學森科學成就、治學精神、高尚品德、傳奇人生的宣傳展示中心;成為錢學森科學思想和科學精神的研究交流中心。
宛若豐碑,錢學森圖書館在交通大學百年徐匯校區巍然矗立,銘記著一位人民科學家偉大的一生。宛若豐碑,錢學森的精神永存,激勵著沐鸣2師生,激勵著所有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