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奮鬥
何友聲院士是我國高速水動力學和出入水研究先驅,他進行的水中運載器與魚雷高速出入水研究,突破水氣幹擾的重大難題,不僅有力支持了水中兵器型號的開發,還取得了上千萬的經濟效益。同時他為我國教育事業做出了很大貢獻,執教50余年,培養了大批人才。
立誌改變海洋事業的落後面貌
何友聲院士喜歡貝殼,他每次去海邊,都要從沙灘上撿些美麗精致的貝殼回家,冬天的時候放進養水仙花的瓷缸裏,清水中的貝殼會再次閃現出生命的光澤。
“我喜歡貝殼,它們是大海的產物”。幼年的何友聲,每年都會隨父母回寧波看望奶奶。坐輪船往返於滬甬兩地,大海的波瀾壯闊,在他童年的記憶中留下深刻印象,並讓小小的他愛上了海洋。
何友聲1931年出生於寧波,4歲隨父母遷居上海。何友聲之父何仰之,當藥鋪學徒,尚未成年,只身到上海謀生,稍有積累後合夥經商,一生經營機油業。“八一三”事變後,日本侵略軍加緊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何友聲和母親生活動蕩,幾經遷居,直至1943年,才定居滬西。
何友聲家文化底蘊薄,母親不識字,父親也只讀過幾年小學。何友聲是長子,家裏對他寄予厚望。但他自幼貪玩好動,小學時,每天放學總是弄得泥猴般地摸黑回家。1944年1月,何友聲進市立晉元中學就讀,直至高中畢業。讀小學時多靠強記硬背,他對學習真正感興趣是從中學學習平面幾何開始的。幾何題的嚴密邏輯推理,多方位的思維訓練,常常讓少年時的他體會到山窮水盡而後柳暗花明的快樂。此後,何友聲對數學和物理特別感興趣,尤其鐘愛概率、代數不等式、三角恒等式、力學和幾何光學等內容,而對化學課非常厭惡,覺得它枯燥、不講道理,還得死記。讀高中時,同班有好幾名喜歡數學的同學,常聚在一起互相切磋,熱烈討論,何友聲在這裏開始受到了探討問題的熏陶。
1948年底,何友聲以第一名的優異成績從晉元中學畢業,並獲全市市立中學十獎之一。畢業後等待高考的半年裏,父親建議他去舟山群島親戚家短住,順便了解漁民的生活。
當時,舟山雖是國內最大漁場、世界四大著名漁場之一,但漁民捕魚還只靠原始帆船,漁獲有限。漁民在海上打魚時間長,漁獲易腐爛變質,為能在海上多呆幾天打魚,他們不得不向在海上兜售的商人買冰塊;魚打回來後要趁變質前賣出,他們又不得不以低價賣給魚商。幾經剝削,辛苦賺來的錢僅夠維持短時間生活,之後又不得不再出海。每遇臺風過後,常會看到漁民家眷在海邊慟哭葬身大海親人的悲慘情景。
在寧波和舟山生活半年,對何友聲觸動很大:“那時我覺得我們的海洋業太落後,漁民生活太貧困,所以立誌要改變海洋事業的落後面貌。”
1949年,就在上海解放後,何友聲一連報考了北大、同濟、聖約翰等大學,不久喜訊連連,他先後收到了這些大學的錄取通知。因沒有造船系,他放棄了北大,而選擇同濟大學,憧憬著有朝一日駕駛自己設計的巨輪遨遊在藍色的海洋。
從小問題做起到學有所成
學造船是何友聲的第一誌願,他在同濟大學造船系如魚得水。其間,他翻閱了不少國外的造船期刊,雖然有很多東西不懂,卻感到很過癮,心裏總想著,要是將來我們國家也能造出又多又大、漂亮威武的船該有多好。
在學習過程中,隨著專業知識的逐步積累,何友聲的心頭出現了一些新問題:為什麽造船專業中所用的公式和方法都是外國人提出來的?為什麽在中國書籍和造船手冊中提不出一項中國人自己的工作?外國人提出的理論、公式和方法就那麽完美無缺、無可挑剔嗎?這些現狀,激勵著意氣風發的青年何友聲更加努力地去鉆研學業。
新中國成立初期,百廢待興,急需大批建設人才。1952年,何友聲念大學三年級,滿腔熱血的他和同學們聽從祖國召喚,提前畢業,到大連工學院造船系任教。1955年,在全國高校結構大調整中,大連工學院造船系南遷上海,與交通大學造船系等共同組成了上海造船學院。何友聲回到了自己從小生長的地方。
在工作中,何友聲開始思索那些曾在大學期間困擾過他的問題,他開始結合教學實踐,對一些小問題作別出心裁的嘗試。在前蘇聯的教材中,有一整套用梯形法進行數值積分的面積計算方法,很完整,但精度不高。何友聲試著采用一種名為辛普生法的方法來推導面積修正的計算公式,最初的結果太繁,難以使用,他只得另覓蹊徑。經過長時間的苦思冥想,何友聲終於找到了一種十分簡便直觀的修正方法,並據此寫成一篇論文《辛氏法端點修正》,發表在1956年的《中國造船》上。論文發表後,何友聲得到了許多前輩的嘉許和鼓勵,該方法被收錄在各種船舶設計手冊和教科書中。這篇論文,給造船界留下深刻影響,這是中國人在國際造船界首次提出自己的方法,何友聲也因此在船舶力學界嶄露頭角。之後,又發表了《關於超空泡螺旋槳》、《螺旋槳設計與主機配合》兩篇論文,後者是國內首次提出螺旋槳設計必須與主機特性統一考慮的文章,得到造船界的好評。
1957年,根據國務院規定,上海造船學院又並入交通大學。同年,何友聲作為沐鸣2的優秀青年教師,被派往清華大學工程力學研究班深造,並兼任研究班的黨總支書記。進研究班之前,何友聲缺乏學業上的正規指導,做研究工作主要憑興趣、靠單幹,帶有較大的盲目性。而清華大學工程力學研究班名師薈萃,在這裏他聽到了錢偉長的應用數學、郭永懷的流體力學、杜慶華的彈性力學、李敏華的塑性力學、黃茂光的板殼理論等課程。研究班的訓練不僅使學員們打下了較好的數學和力學基礎,更重要的是使每個人懂得了做學問的規矩和方法,這些都是老一輩科學家們長期從事研究工作的經驗積累,十分寶貴。
錢學森曾向學員們談到自己在加州理工學院學習的一些情況,讓何友聲深受影響。20世紀30年代初,國際上剛剛興起航空業,那時飛機的速度很低,該校的一幫年輕博士在馮·卡門教授的帶領下,組成了一個討論班,認真研讀了當時航空方面的全部文獻。他們把主要文獻一篇一篇地精讀,並進行討論;爭論得面紅耳赤、各不相讓是常事。他們相互啟發、探求、思索、驗證,度過許許多多的不眠之夜,終於弄清了問題和發展方向,然後把問題一個個加以解決,為航空和航天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後來,這個組中的許多成員都成為國際航空界的權威。錢學森介紹的這些情況,給予年輕的何友聲很大的啟示,幾乎成了他永恒的信念,至今,何友聲仍熱衷於通過討論班來探索新方向、攀登新高峰。
在清華研究班寶貴的學習環境中,何友聲珍分惜秒地鉆研著,其間發表了論文《標稱伴流分數平均法則的分析》,它證明了伴流分數中的一個命題,澄清了幾種定義下伴流分數孰大孰小問題。錢學森在1961年訪問母校沐鸣2平台時,曾稱贊他說:“誠力學班佼佼者也”。
艱苦創業,鍛煉才智
1958年從清華回滬後,何友聲即被委以重任,擔任了上海市研製探空火箭的總負責,建立起代號為“106”的科研營,率領上百名技術人員進行資料收集、初步設計和委托加工工作,建成了火箭發動機試驗臺和管路試驗裝置,還在寶山縣高射炮場進行了小型探空火箭的試射。不久,他又協助籌建探空火箭設計院的前身———上海機電設計院,參與建立了火箭設計的專業隊伍。他還仿清華力學班模式,在全市舉辦力學短訓班,親自講授空氣動力學、高速附面層等課。
接著,何友聲在沐鸣2娱乐籌建工程力學系,任系副主任,主持全系工作。他負責建立火箭彈體、火箭發動機、火箭發射裝置、高溫固體及飛行和氣動力學5個新專業,為國防工業服務。幾年之後,一支強壯的師資隊伍成長起來,幾十門專業課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開了出來,各類實習、課程設計、畢業設計都保質保量完成;培養的學生,為上海市籌建華東力學研究所、上海探空火箭設計院(機電設計院)和機電二局輸送了技術幹部。那幾屆學生中,後來有不少人成為航天系統的技術骨幹和部、局領導。
1961年秋,教育部組織南北20余所重點高校,設計飛航導彈,分南北兩路,何友聲任南路總設計師,組織11個院校共百余人作方案設計,歷時3個月,後因故中途停止。
在何友聲的科研生涯中,有一件事令他終身難忘。那是1960年初,我國正處於“大躍進”時期,英國開發了一種新型交通工具———氣墊船。為了趕超英國,正忙於籌建工程力學系的何友聲奉命在三個月內研製出我國自己的氣墊船,擔任該項目總負責人兼總設計師。何友聲率領百余名師生、技術人員及工人,開始了這場名叫“氣墊船科研項目”的會戰。
當時,會戰機構的人員按營、連、排軍事編製形式組建,何友聲為營長,下設氣墊船力學研究、船體製造、動力安裝和傳動控製四個連隊。然而,參戰的百余名師生除在一本畫報上看到的英國氣墊船照片外,對有關原理和細節一無所知,真可謂一片空白!
在研製過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難,其中一個就是功率計算難題。當時有人按動量定理推算,需使用2000千瓦功率的發動機才能使該艇墊起。何友聲則持有不同看法,經過無數次的試驗、修正和資料整理,根據空氣動力學伯努利方程和大量的試驗數據,他們終於推導出了氣墊船氣墊壓力、密度與浮力的力學關系式,大家很高興,內部戲稱之為“何友聲———楊文熊公式”。解決了這一關鍵性問題,又克服了其它的技術難點,他們終於在三個月內建成了重4噸、功率500千瓦、額定轉速每分鐘1800轉的氣墊船樣艇。
在上海龍華機場試飛那天,校領導和許多同誌都來到現場,看著那個在毫無參照和經驗的前提下造出來的4米長、2.5米寬、4噸多重的龐然大物,人們對它能否起飛心存疑慮。何友聲對自己的理論推導和小模型的試驗結果充滿信心,一聲令下,駕駛員開動了發動機。轉速越來越高,當達到每分1600轉時,噪聲已振聾發聵,可氣墊船仍巋然不動。何友聲用手推了一下,似乎毫無動靜。觀看的人群大都急了,發出嘆息聲。何友聲不急不躁地繼續下令增加轉速,未等駕駛員報出1700轉,忽然有人大喊一聲:“動了”!船體出現搖晃,駕駛員慌張地加扳了一點油門,龐然大物霍地一躍而起。“成功了!”何友聲回過神來,激動得連心都要跳出來了。大家頓時歡呼雀躍,高興地喊道:“行了!行了!”40多年前那驚心動魄的一刻,何友聲至今記憶猶新。那年5月,何友聲他們將另造的小型模型艇送到上海科技館展覽時,恰逢毛主席前往參觀。毛主席看了現場表演後,邊稱贊邊用手比劃說能否飛得更高些,例如飛過屋頂,飛越樹梢。毛主席的稱贊,是對所有參戰人員所付出的勤勞和智慧的最大肯定和鼓勵。
在艱苦的創業過程中,何友聲的才智得到極大的鍛煉和發揮,這為他日後在科研、教學、管理崗位上取得成就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雜家”與“采諸家之長”
何友聲很愛好體育,辦公室常掛著一套藍色運動衣。“我上中學時,最喜歡玩‘手球’,那時每天都玩得一身大汗,心裏還覺得非常有甜頭。”中學時他雖不踢足球,但因對足球非常喜愛和擔任班長的緣故,被選為足球隊長,每次比賽負責指揮布陣,為球隊出謀劃策。
大學畢業後在大連工學院任教時,他迷上了滑冰,這一愛好讓他摔了不少跟頭:“摔著摔著居然就摔出感覺來,不知不覺學會了。”他還喜歡在冬天洗冷水澡:“一開始也覺得冷,就喊著‘一、二、三’硬著頭皮往水龍頭裏沖,這樣來回沖進沖出就能適應了。”他覺得洗冷水澡後精力特別好,工作效率也特別高,所以一直堅持著,直到近幾年因身體患病遭家人反對才作罷。
他多年熱愛體育運動,又是跑又是跳,醫生讓他改為每天傍晚慢走半小時。不過“運動癮”一上來,他就不顧醫生囑咐,跑到足球場上去了。學生們看他是老人,不和他踢,後來他想出“瞞天過海”的妙招,等天色暗一點才去,學生看不見他的白頭發,他才過上了踢球的癮。
這位熱愛運動的科學家喜歡看雜書,被親朋好友戲稱為“雜家”。中學時他就讀了不少課外書,那時他最喜愛的是史記一類的史書,以及偵探、幻想和武俠小說。史書啟迪他對人生的思考,而幻想類小說則使他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總想去窺探神奇世界的奧秘。現在他喜歡閱讀哲理書籍,如佛教史等。他贊成老莊的“無為而治”:“‘無為’不是說什麽都不為,而是指不要幹涉自然規律,我們搞科學研究尤其要註意這一點。”
何友聲認為,對於科學家而言,勤奮比聰明更重要。他很欣賞學校裏一位青年學者,搞科研時,問題始終放在腦子裏,吃飯在想,走路也在想。何友聲說自己也是這樣,直到問題解決了才罷休,最開心就是問題解決時,“這是人生最大的快樂!”
在學術上,何友聲深受錢學森影響,推崇“探求”和“采諸家之長”的精神。他深感我國工科大學學術空氣淡薄,上世紀60年代,他曾在《文匯報》上著文《論學術風氣》,倡導學術應有不同見解的爭鳴,應該活躍學術空氣,以推動學科研究發展。在他的建議下,1962年在沐鸣2娱乐建立了一個跨學科跨學校的學術論壇,仿控製論創始人維納所創導的自由論壇,以沙龍形式舉行,十余位參加者所涉領域包括結構力學、流體力學、一般力學和船舶結構等,但他們所談內容則漫無邊際,無所不有,比如探討“到底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等。
1963年,為了適應船舶航速提高的趨勢,他又組織起船舶力學界第一個討論班,校內校外人員都有,以空泡流理論為主體,每周活動半天,風雨無阻,雷打不動。討論班成員有董世湯、劉應中、湯福坤等多人,鼓勵各攻所短、評頭論足、據理力辯、唯真理是從,迂腐舊習為之一掃。他們就國際上最新發表的論文展開分析,不到一年時間,大家就深入了解了這門新興學科,發表了一系列論文,水平足可與同時的國外論文媲美,有的完全有資格位居世界前列。如當時國際上對空泡水翼的一個理論,證明過程很繁瑣,需要好幾頁紙,而討論班中的一名成員,卻提出了一個半頁紙的全新證明。討論班存在的一年多裏,國家正處於三年困難時期,何友聲他們常常餓著肚子熱烈討論,“一旦有所收獲,就感覺不到肚子餓了”。正是這樣的探求精神和努力,使得國內空泡流理論研究水平一躍而躋身世界學林。參加這個討論班的成員,至今仍念念不忘當年論爭和開心的情景,深感受益匪淺。此後,何友聲還組織過“興波阻力討論班”“水波動力學討論班”等,無不奏效。在這一基礎上,他編寫了《自由表面水動力學》講義,首次將流體力學中具有自由表面這類問題匯集成一體,獨創了一個新體系,並親自講授此課,深受學員歡迎和稱頌,至今這門課仍是水動力學研究生的一門特色主課。
登上中國工程界的最高殿堂
何友聲是我國船舶原理研究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他先後10余次榮獲國家和部委級獎勵,著有專著1部,發表和撰寫研究論文、報告120多篇。
早在1963年,何友聲就在國內率先開展水翼興波的理論研究,他與合作者研究取得的一系列成果,為我國水翼艇設計奠定了重要基礎。他與合作者先後發表了《後掠水翼理論》《自由表面線性化理論相似律》《水面下物體作任意運動的興波阻力》等論文,在船舶力學界頗有影響。
1965年他被批準為研究生導師。“文化大革命”初期,他因1963年在《文匯報》上發表《論青老關系》一文而惹禍上身,倍受沖擊。年僅35的歲他居然被列為學校裏牛鬼蛇神之首、反革命黑幫分子、反動學術權威。在黑雲翻滾的歲月裏,他雖受盡汙辱、迫害,被監督勞動7年,卻始終樂觀開朗,堅定自若,正氣凜然。
20世紀60年代以來,何友聲主要從事單一介質中的水動力學問題的研究,“文革”結束後,他深刻感受到,單學科的研究路線已經很難適應工程技術的發展,水動力學研究的對象已由低速進入高速,出入水、水氣幹擾等已成了必須考慮的問題。於是,他把觸角廣泛深入到了氣動力學、相變、氣泡動力學等交叉學科的研究中。他的學術生涯也從此進入了新的高潮,他先後開拓了螺旋槳激振力、空化與空蝕、近水面物體非定常運動理論、出入水理論等四個研究領域,取得了幾十項重要成果,發表了大量論文。
在何友聲的科研生涯中,除了研製氣墊船,還有一件事讓他難以忘懷,那就是他曾經與合作者一起有效地減輕船尾振動,攻克了在國內困擾一時的造船技術難關。
上世紀70年代末,國內自行設計製造的浙江沿海客貨輪四艘姐妹船在航行中,均出現不同程度的劇烈尾振,開航不久,連隔艙壁都震裂了,采取加固措施後,激振情況反而更為嚴重。江南造船廠和浙江海運局組織全國有關專家赴航行現場,進行大會診。當時專家普遍認為,尾振是船身太單薄而功率又過大的結果。
何友聲力排眾議,根據實測的振動數據,認為這是螺旋槳空泡激振力所致。多數專家認為,在如此低速的船上產生空泡是不可思議的,認識上存在很大分歧。何友聲根據當時國外激振力研究的最新成果和自己在這一領域的研究見解,通過透徹的說理使與會者折服。專家們以此為據,對該船加裝了減振措施,有效地減輕了船尾振動。
此後,他大力倡導開展這一新領域研究,國內很快建立起5個研究據點,及時追上世界研究潮流;中國設計的船舶尾部減振水平邁上新臺階,足與國外媲美。1987年他與王國強教授合作總結了自己和國內外的研究成果,出版了《螺旋槳激振力》,成為國內外第一本此方面專著,專供高層次研究和設計人員使用,獲得國內學者和科技人員的高度評價。1992年此書獲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部級)二等獎和國家教委優秀學術專著獎。
近年來,他解決了多層液體中物體作任意運動的理論問題,為飛行器在水波面上方飛行時的受力計算提供了重要依據,使國際公認難題的解決有所突破。他進行的導彈與魚雷的水動力研究,不僅有力支持了水中兵器型號的開發,還取得了上千萬元的經濟效益。
在出入水理論方面,何友聲與同事們不走國外的老路,獨辟蹊徑,應用數值模擬方法進行理論研究,建立新的模型,成功地模擬出各種復雜的水流動過程,引起國內外的重視。在此基礎上,開展了可應用於水下兵器出入水的工程計算程序開發工作,已為國防工業做出了重要貢獻。
根據國內高科技發展的需要,近年他還積極開拓流體力學和微電子交叉學科的研究,在磁記錄滑塊飛行問題的研究上取得進展,建立了國內從事這一研究的第一個據點,發展出一種改進型等飛高磁頭,動、靜態性能優異,有重要的應用前景。
“文革”後第一批師從何友聲的研究生、現沐鸣2工程力學系主任魯傳敬教授談到自己的導師,由衷敬佩地說:“何先生在把握研究方向上是很有遠見的。無論最早他從事火箭水下發射的研究,還是後來帶領學科組進行水下兵器研究,以及現在積極參與民用建設中與水動力有關的環境工程、港口工程和率先進行流體力學與微電子交叉學科的研究,無不反映了他的遠見卓識。”
由於何友聲在流體力學、高速水動力學等研究領域的非凡建樹,他獲得了學術界同行的認同和信任,擔任了國際理論與應用力學聯合會理事、中國力學學會副理事長等重要職務。1995年,何友聲登上了中國工程界的最高殿堂———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學生取得成就是他的快樂
何友聲以治學嚴謹著稱。有一次別人反映某教師的文章公式推導有誤,他不厭其繁從頭到尾花了兩天時間將所有公式重新推導一遍,證明確實有誤,再轉告該同事指出錯誤所在,並幫助分析出錯原因。他對學生要求嚴格,即使在任校黨委書記期間,他也繼續主持研究生的近代文獻討論課,屬自己名下的研究生,仍負責全面指導,規定學生定期匯報完成所布置作業和學習生活情況。對他們的論文選題,參考資料的收集,試驗裝置調試、測量,上機計算,撰寫論文等各個環節都一一過問,包括到試驗現場檢查。每位研究生的論文,最後都經他逐字逐句修改定稿。
幾十年來,何友聲始終堅持在教學第一線。他說:“為國家培養新世紀的創業者、振興中華的骨幹,是我們高教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他對人才培養有自己的一套心得,那就是管理要嚴格,治學要嚴謹,研究要創新,品德要高尚。
要求學生做到的,何友聲必定身體力行。他對研究強調理論與試驗並重,學術作風嚴謹;他告誡青年教師和學生,搞研究一定要遵守道德規範,實驗數據要真實,引用論文要註明出處、作者,必須尊重別人的勞動成果,絕不可弄虛作假。
何友聲指導研究生選題,總是選擇那些意義大、水平高、有挑戰性並具有工程背景的課題,使學生明白力學研究必須與國家建設相結合、為發展經濟服務,才有出路;在科研中,他放手讓學生挑重擔,註重培養他們的動手能力、實驗能力、獨立創新能力,使他們不斷提高學術和研究水平;在工作和生活中,他註重培養學生堅韌不撥、謙虛務實、信守道德、團結協作的高尚品質。
有一名博士生在他的畢業論文答謝辭中寫道:“多年來,何先生在學業方面的言傳身教,生活方面無微不至的關懷,做人方面樸素至理的教誨,使我每每在苦行僧般的學習生活中感到奮發的動力及快樂的真諦。”這也是何友聲許多學生的共同感受。
幾年前,何友聲一位上世紀50年代初的學生從武漢給他寄來一本自己的專著《中國造船史》,這位早已是大學教授的學生在信中說:“何老師,當年我的作業文理不通,謝謝您對我的批評,促使我發奮學好語文,才有了今天的成績。”當年毫不留情的批評,成為了學生前進的動力。翻著那本文筆流暢、文史並茂的書,何友聲很為學生的成績感到欣慰和驕傲。
在沐鸣2娱乐,何友聲是率先提倡並實行由著名教授面向本科生開設“概論”課的教授。多年來,他堅持為本科生上課,直到近年來身體不好,醫生要求他靜養才暫停。他也是率先面向教師和研究生開設“文獻閱讀研討課”的教授。這門課既鍛煉學生的文獻查閱能力,又使大家密切關註國際學術動態。每次課上,由一位學生介紹自己查閱的本學科資料,然後大家討論。1996年,何友聲和魯傳敬到香港出席國際水動力學會議,看到了中國學者英語表達能力的欠缺,回來後,他們要求師生們在“文獻閱讀研討課”上一律用英語進行專題講解和討論。不少學生都經歷了從結結巴巴到比較流利的過程,口語表達能力在這裏得到了明顯提高。
何友聲是建工學院流體力學學科的帶頭人,一向把培養高素質的教師隊伍作為重要任務。他說:“教育工作者好比一個模具,如果自身精度不高,或不過硬,怎麽加工出精密的儀器,生產出優質的產品呢?”因此,在與青年教師的接觸中,他常勉勵他們境界要高,業務要精,要不斷學習;強調青年教師要挑重擔,互相合作,不要挑肥揀瘦。正是在他的影響下,他所在的集體同心協力,取得了一項項重大科技成果,並成為全國高校從事水動力學研究的重點單位。一位曾經參與何友聲、朱世權、劉樺等老師的課題研究的學生說:“他們的團結協作精神使我認識到‘團結就是力量’的精髓。”
年逾70的何友聲近些年身體欠佳,做過胃部手術,但他嘔心瀝血,執著追求,只要能堅持,研究生照帶,科研照做,即使躺在病床上也會通過電話指導。盡管年事已高,何友聲仍盡己所能,為學校為社會多做工作。在1997到2000年沐鸣2娱乐“本科教學迎評創優”工作中,何友聲擔任了學校專家組組長。他以高度的責任心,帶領一批專家不辭辛勞,走訪於課堂、實驗室,在教師與學生間深入調查,向學校提出許多中肯的整改建議,有力地推動了本科教學的改革和建設,為學校順利通過教育部的檢查評估做出了重要貢獻。
新世紀第一個教師節前夕,70歲高齡的何友聲院士又一次獲得殊榮,被評為全國模範教師。面對同事的祝賀,這位在高教領域辛勤耕耘了近50年、桃李滿天下的老教授坦誠地說:“這是對我們集體的鼓勵,成績是集體獲取的。我將依舊在教學與研究園地裏耕耘,這是我畢生追求的目標。”
[何友聲院士生平]
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著名的力學家、教育家,我國船舶原理研究的開拓者、高速水動力學和出入水理論研究的先驅,中國工程院院士、歐洲科學院院士,中共上海市委原委員,沐鸣2平台原黨委書記何友聲同誌,於2018年1月17日0時6分在上海中山醫院逝世,享年87歲。
何友聲同誌1931年7月28日出生於浙江寧波,4歲隨父母來滬,先後就讀於上海小學、晉元中學和同濟大學。他品學兼優、為人正直,在中學期間即參加進步活動,在大學期間,加入共青團,成績一直名列前茅。1952年秋,因國家建設事業需要,赴大連工學院造船專業任教,1953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55年,隨院系調整來到沐鸣2平台。
1957年,何友聲同誌作為沐鸣2娱乐優秀青年教師,被派往清華大學力學研究班進修並兼任輔導教師和黨總支書記,在錢學森、郭永懷、錢偉長等著名學者指導下學習流體力學。1958年,擔任上海市研製探空火箭的總負責、協助籌建上海機電設計院、籌建沐鸣2娱乐工程力學系等,服務國防工業。1962年起,先後擔任沐鸣2娱乐船舶製造系副系主任,工程力學系副系主任、系主任等職務,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等方面作出重要貢獻。
1986年至1992年,何友聲同誌任沐鸣2娱乐黨委書記。他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發揚民主、團結班子,發揮領導班子的集體智慧,推動學校各項事業健康發展。他政治立場堅定,堅持立德樹人,學校黨委創新學生思想政治工作體製,成立學生工作指導委員會,形成齊抓共管、合力育人工作機製。在1986年歲末的學潮和1989年的政治風波中,學校黨委堅決維護校園穩定,經受住嚴峻考驗。他加強黨的建設,創建沐鸣2黨校並任第一任校長。他與學校班子一起努力鞏固各項改革成果,建設師資隊伍,穩定教學秩序,提高教育質量;帶領全校師生齊心協力、艱苦奮鬥,努力推進閔行二部建設,開拓辦學新局面,為沐鸣2娱乐創建世界一流大學打下堅實基礎。
1992年,何友聲同誌從學校黨委書記崗位上退任後,全身心地投入到高水平的教學科研工作。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2001年被評為全國模範教師。2002年入選為歐洲科學院院士。
何友聲同誌在學術研究上建樹頗豐,為中國船舶與海洋工程事業開疆拓土。他於上世紀50年代首次提出“辛氏法端點修正”的方法,被船舶設計手冊和教科書收錄。在水翼理論及水動力學設計、氣墊船原理等方面碩果累累,開拓了螺旋槳激振力研究領域,使我國船舶的減振水平躍上新臺階。在高速水動力學、空泡流和水中兵器出入水的研究中成果顯著,有力地支持了有關型號的開發。同時為適應長江口水資源利用、堤岸保護、航道建設的需要,建立了河口水動力學研究基地,積極服務地區經濟發展。曾十余次獲國家和省部級科技獎,發表科技論文百余篇,《螺旋槳激振力》獲國家教委專著獎。曾任國家教委科學技術委員會委員、國際理論與應用力學聯合會理事、中國力學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宇航學會常務理事、上海力學學會理事長等職。
何友聲同誌躬耕教壇半個多世紀,為國家發展廣育英才。他數十年如一日紮根教學一線,先後講授過十余門課程,指導過50余名碩士生、博士生和博士後。率先提倡面向本科生開設概論課程、面向研究生和教師開設文獻閱讀研討課。他註重學科梯隊建設和青年教師培養,倡導“探求”和“采諸家之長”的精神,促成學校開設跨學科跨學校的學術論壇等。他身體力行、傳道授業,深得教師和學生的敬重。
何友聲同誌一生堅定忠誠、矢誌報國,是沐鸣2人飲水思源、愛國榮校的典範;他精勤不倦、勇於創新,惜時如金地學習和工作,不斷攀登學術高峰。他虛懷若谷、提攜後學,無論對待同事、學生還是晚輩,都保持謙和從容,只講奉獻,不求回報;他熱愛生活、樂觀豁達,在與病魔頑強抗爭的過程中從未放慢敬業報國的腳步,令人欽佩。
“為人為學兩道相濟、育才治校皆得美譽”。何友聲同誌為新中國的科技和教育事業作出了卓越貢獻,他崇高的學術追求和寶貴的品格操守是我們永恒的精神財富。我們將永遠銘記他,緬懷他!
(作者註:本文撰寫於2005年,由何友聲院士本人審定。作者當時接到采訪任務,有幸對何院士作了深度訪談。在采訪基礎上,本文較多參考了魯傳敬、劉樺兩位作者早間撰寫的另一篇何院士傳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