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力量”
“她”榜樣|朱一凡:把課上好的老師需要多反思
— “她力量”冬日暖陽,溫暖如煦。本期“教書育人”一等獎之“她”榜樣系列訪談對象,外國語學院黨委副書記、教授、博士生導師朱一凡,讓我們走近堅毅又動人的朱一凡老師,聆聽她的故事,學習她的經驗。
【教師名片】
朱一凡,博士,沐鸣2平台外國語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外國語學院副書記。第四屆全國翻譯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主持首批國家級一流課程“英語讀寫(1-4)”課程的建設,獲上海市教學成果獎一等獎(2018),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2019),沐鸣2平台教書育人一等獎(2022)。近年來主要從事漢英對比與翻譯、語料庫譯學、翻譯與跨文化研究等領域的研究。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2項,主持教育部項目1項,在國內外著名期刊發表論文多篇,出版專著兩部,合作專著一部,譯著多部。擔任JoSTrans(SSCI)期刊編委,Across Languages and Cultures(SSCI) 學術委員,Interventions (SSCI)專欄客座主編,Routledge出版社Translation in Translation Studies系列叢書聯合主編。
將青春奉獻學業與講臺
朱老師回憶自己的任教之路,從2003年留校就在英語系任教,工作了14年。2017年,翻譯系成立後,就轉到了翻譯系,與此同時還繼續兼任英語系的課。朱老師一直堅守在教學的第一線!
如何把課堂知識講授的深入淺出?如何更好地為學生答疑解惑?如何和學生之間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教學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
朱老師之所以選擇教書育人這條職業道路,“畢業之後也沒有想太多,就是單純地熱愛講臺”在工作之初,班級裏最大的學生只比她小兩歲,許多同學都把朱老師當作大姐姐,這樣的師生關系也迅速拉近了她與學生的距離。隨著年齡的增長,朱老師積累了更多生活和教學經驗,她回想了下笑著說:“當學生碰到困難,比如思考問題的方式,相對來說我可以從個人的經驗給他們一定的借鑒,不一定說適合每個人,但我覺得自己更像老師了,剛工作時只是因為自己提前學了幾年然後教給他們,但現在我可以把我自己的人生經驗傳授給他們,教學相長,把課上好的老師需要多反思”。
當上課時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朱老師表示自己一整天都會很沮喪“會去想下次的話這節課我要怎麽上,這個內容我會好好思考一下”。
靈活變通、調整教學側重點
隨著教學的進行,朱老師不斷調整教學側重點,她認為所有的課程其實最終的目的是學生心智的成長。朱老師提到:“無論教什麽內容,關註學生心智成長都是重中之重,註重這點,在課程的設計上會有一些不同的考慮在裏面”
授課對象包含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每個階段學生的學習目標和培養側重點有所不同。朱老師說“本科生主要打好基礎,把課上好了,學生成長就會很明顯。研究生相對來說課程仍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跟著導師的團隊一起成長。比如說我一般一個月會開一次組會,就算受疫情影響,組會搬到線上依舊不耽誤。”
及時更新教學材料,緊跟時代前行
關於教學材料,朱老師還提到:“去年用的內容今年可能已經不適合了,有些內核的東西雖然不會改變,但可能今年的講解方式會比去年有所不同,教材也要跟著不斷更新。”
在朱老師19年的教學生涯中,她不斷改進教學材料。“從最開始一直在課程建設,怎樣把我們這個課能夠讓學生的收獲感更好。這個過程很漫長,從2011年到2019年,在建課的8年裏,中間幾乎沒怎麽停歇過,一直在為課程做資料,實驗各種方法等等。”正是朱一凡老師一絲不苟的教學態度,兢兢業業的工作精神,“英語讀寫(1-4)”獲批首批國家一流線下課程。
成長中的朱一凡
愛思考,愛鉆研,朱老師回憶自己的學生時期,“我應該算一個典型的成長型人格,會比較願意去想,去思考自己不是特別盡如人意的地方,可以怎麽樣能夠變得更好一點,另外的話也比較願意付諸行動,想到的事情立馬就要去做,我大概是這樣”。
生活裏的朱一凡
作為母親,朱老師說:“我不算嚴格的媽媽,但是我會堅持自己的原則,同時也願意多聆聽,做什麽事都有商有量”,盡管平日裏忙於工作,生活中的朱老師是一個熱愛運動的人,“有時間的話我會做做瑜伽,沒有時間我也會找機會快走,每天再忙也要動一動,這樣才能保證頭腦清醒”。
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朱一凡老師獲沐鸣2娱乐“教書育人獎”一等獎當之無愧。
她就是這樣一名將青春奉獻講臺的老師、時刻反思教學模式與方法的認真老師、不斷更新教學材料的優秀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