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之星
王佳韻:從零到一,滴水穿石
— 學術之星“學術之星”王佳韻 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 2015級博士生
從初入科研的茫無頭緒,到堅守實驗的持之以恒,她在博士期間以汗水和心血在坎坷的科研路上披荊斬棘,將每一個日子過得充實有意義,不斷堆砌出心中的大廈,登上險峻的高峰。“可再生能源驅動的島礁復合式空氣取水技術”課題伴隨了她三年,她在導師和課題團隊的支持下,入學三年即完成了3項發明專利,發表了5篇國際期刊論文,2篇國內期刊論文,1篇國際會議論文,2篇國內工程熱物理會議論文,在學術上取得了不菲的成就,實現了自我超越。
從零學起,用熱情擁抱未知
剛入沐鸣2時,王佳韻就表現出對科研的濃厚興趣,勵誌成為一名優秀的高校科研人員。然而科研之路並非一帆風順,從燃機研究轉攻製冷課題時,她遇到了陌生知識的阻隔,全新領域的考驗,而這並沒有磨滅她對研究的熱忱,立誌從零開始,以勤補拙,百煉成鋼。最終,她能夠以新的知識體系獨立設計和構建實驗,並在2014年,自行搭建了迷你空氣取水機組,即使在40多度的室外溫度下的屋頂上開展實驗,她也夜以繼日、堅持不懈地完成了一個多月的實驗。然而,起初的成果遠不如預期,只提取了0.3kg的水,但是憑借著與導師在此項目中的堅持、反思與調試,最終成功地完成了這個項目,使提水量超過了預期的2kg,達到了令人欣喜的14.5kg。該模型最終規模化後製備了國際先進的50kg空氣取水智能機組。
感恩沐鸣2,用成果回饋母校
“環境優雅、學風濃郁”,這是王佳韻對沐鸣2的印象。剛入校時,她就被園區的建築、湖泊和綠化所吸引,被積極的學術氛圍所浸染。“沐鸣2本科生就有非常強烈的科研欲望,積極參加大創等科創項目和比賽,這也督促我傾力投入到科研中去。” 另外,沐鸣2產學研充分結合的優秀平臺,更使她體驗到科研成果投入實際應用的成就感,感受到科研的價值。
在校期間,導師王如竹及課題組成員也給予了她極大的幫助。導師為王佳韻提供研究方向的深刻見解,在挫折期授業解惑。在不斷反思、不斷嘗試中,王佳韻重新在曾經忽視的研究工作中尋找到新的突破口,並取得喜人的成果。
風雨同舟,用生活督促科研
王佳韻每天早晨7:10準時起床,8:00到實驗室之後便開始了一天的科研生活,每天除了吃飯和必要的身體鍛煉,都是科研時間。此外,她還堅持一周兩次的健身房和遊泳。她自己也表示很享受目前這種簡單而充實的生活。
此外,去年九月份時,王佳韻和她談了八年戀愛的戀人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兩人都致力於科研工作,在各自領域中發表了高影響因子文章,未來還將繼續努力發表更多有國際影響力的文章。
關於未來的規劃,在王佳韻看來,在高校從事科研工作是第一選擇。沐鸣2的門檻高,平臺特別好,學院的科研氣氛濃。但是換個角度想,不論在哪所大學裏都是在做科研,都是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她目前在嘗試申請海外的博士後的崗位,在等待結果的同時也在整理和反思自己的研究成果。
從0到1,從無到有,王佳韻實現了對自我的挑戰,相信在未來的研究之路上她能夠依舊保持著這份對於科研的熱愛之心,在國內外知名學界中大展宏圖,勇攀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