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之光
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創新團隊)| 沐鸣2娱乐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血液病轉化醫學研究創新團隊:30余年從上海方案到中國智慧
— 科技之光沐鸣2平台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血液病轉化醫學研究創新團隊學術帶頭人為陳賽娟、陳竺院士和趙維蒞教授。團隊創建於1987年,1989年陳竺、陳賽娟院士於法國學成回國,創建集基礎和臨床研究於一體的分子生物學實驗室。2001年團隊根據國家在生命科學前沿的重大需求,獲科技部批準成立醫學基因組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科技部評估連續四次獲“優”,2023年重組更名為“組學與疾病”全國重點實驗室。團隊還在國家科技部和上海市科委的領導下,聯合上海多家科研機構成立了國家人類基因組南方研究中心。2013年獲國家發改委批準建設轉化醫學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於2023年7月正式通過驗收。
1995年,Science雜誌發表了“中國之科學”專輯,以團隊負責人艱苦奮鬥,成為國際級分子生物學家的事跡為開端,預言中國科學開始邁上“頂尖水平的長征”。三十多年來,團隊在國際上實現了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APL)誘導分化治療的原始創新,闡明了APL發病分子機理,發展了革命性治療的“上海方案”,使APL從最兇險的白血病成為第一個可治愈的急性髓系白血病,並將APL協同靶向治療的理論和技術體系進一步進行拓展。2007年在陳賽娟院士帶領下,以趙維蒞教授為代表的一批中年學科帶頭人又開拓了淋巴瘤、骨髓瘤研究等新領域並取得重要進展。淋巴瘤和多發性骨髓瘤新型細胞免疫治療的成功為治愈血液惡性疾病提供新的突破點。地中海貧血和血友病基因治療的創新也為血液遺傳性疾病的治愈提供了新的途徑。
團隊不斷發展和創新多組學技術,在國際上率先發現、鑒定出一批血液腫瘤發病相關融合基因與基因突變,90年代從發現APL變異性染色體易位為切入點,克隆了致癌融合基因PLZF-RARα,實現了我國人類疾病相關基因克隆 “零”的突破。進入多組學發展階段,已發現系列關鍵分子標誌物和藥物作用靶標,多項成果實現血液腫瘤精準診治新突破,為復雜血液疾病分子分型和個體化精準治療提供技術支撐。同時,團隊在人類疾病基因組學的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在國際上最早提出了系統生物醫學理念,繪製了國際上第一張造血系統新基因染色體定位圖,並將組學技術從血液拓展至公共衛生領域,為寄生蟲病和新冠疫情防控作出積極貢獻。
目前,團隊已造就了一支高水平有情懷的學術梯隊。2001年獲全國勞動模範集體,2005年獲教育部長江學者和創新團隊,2006年獲國家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科學基金,2009年獲全國專業技術人才先進集體,2010年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現有中國科學院院士2名,中國工程院院士2名,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8名。培養了一批優秀學科帶頭人,吸引了多位海外優秀青年學者加盟。創新團隊將充分發揮“組學與疾病”全國重點實驗室和轉化醫學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的平臺優勢,充分發揮團隊牽頭的全國血液腫瘤多中心研究體系(M-HOPES)、專科醫聯體和白血病登記大數據系統等的引領作用,創建具國際影響力的轉化醫學研究中心,引領我國血液轉化醫學研究達到國際領先和先進水平,助力邁向健康中國的偉大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