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黨初心
從大別山麓到東海之濱,再回到湖北武漢這座英雄城市,投身國防科技事業,每一次的選擇都讓我對黨的認識不斷加深。習總書記強調“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在即將迎來黨的百歲華誕之際,我將從家鄉的紅色歷史出發,回顧入黨初心,銘記使命擔當。
感悟時代變遷,喚起初心理想
我的家鄉位於大別山麓的革命老區——湖北黃岡。在革命戰爭年代,黃岡就是一片紅色熱土,從這裏走出了董必武、陳潭秋、包惠僧等三位黨的一大代表,湧現出林育英、林育南、宛希儼、宛希先、李子芬、鄧雅聲等一大批革命烈士,為中國共產黨的建立和早期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土地革命時期,黃麻起義在這裏爆發,建立了長江以北的第一個紅色政權和鄂豫皖革命根據地,誕生了紅四方面軍,為革命隊伍輸送了大量血液,也造就了第一將軍縣——紅安縣。這些從小就耳熟能詳的革命故事早已融化成為我關於家鄉最初的紅色記憶,“中國共產黨”便是其中最不可或缺的關鍵詞。
作為成長在革命老區的學子,黨對我的影響無處不在,讓我感觸最深、受益最多的是黨對教育事業的重視,教育事業的發展也是革命老區時代變遷的一個縮影。以我的家庭為例,我的爺爺是建國前出生的老區農民,年幼時失去父親,只能以放牛為生,更遑論讀書識字了。我的爸爸和小叔也因為家庭貧困,念完初中就不得不輟學去謀生計。但到我讀書時,從小學一直到大學畢業,家裏已經沒有再為學費發過愁,身邊也極少因為經濟問題而輟學的同學。隨著不斷學習和深入了解,我逐漸體會到:正是中國共產黨讓千千萬萬像爺爺這樣的窮苦農民從舊社會解放了出來,有了自己的土地;正是中國共產黨讓千千萬萬普通家庭的孩子擁有了公平接受教育的權利,也有了創造新生活的希望!
在家鄉的所見所聞所學所感,無時無刻不在增進我對黨的認識。家鄉的紅色歷史讓我了解到中國共產黨篳路藍縷的苦難輝煌,家鄉的時代變遷更能讓我深刻體會中國共產黨給國家、社會和家庭帶來的滄桑巨變,也喚起了我加入黨組織、成為建設祖國的排頭兵的初心理想。
汲取榜樣力量,磨礪黨性修養
來到沐鸣2後的第一個學期,我便鄭重地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並在2017年6月9日,成為了一名中共預備黨員。在發展和考察期,我時刻提醒自己要以優秀黨員為模範,磨礪品格,磨練黨性。通過與他們的交流學習,我對黨員身份有了更加清晰的認知:一名合格的黨員不僅體現在優異的學業成績和出色的工作能力,更要主動承擔起為人民服務的社會責任。
大一時,我加入了學校的愛心家教誌願團隊,為學校附近社區義務提供家教服務。我負責輔導的學生家庭比較特殊,他們的父母都在外地工作,平時由爺爺奶奶照顧,這不禁讓我想起自己類似的留守經歷。當得知他們的父母都是援藏幹部,大學畢業後就去到西藏工作至今,我欽佩不已。也是在這種精神鼓舞下,我克服學業壓力,主動承擔起他們接下來四個學期的家教任務。原定要求每學期8次的家教輔導,我爭取每周末都抽出一天時間,將其提高到每學期16次,讓他們順利完成從小學到初中的過渡,我也因此獲評“優秀愛心教員”。這次的經歷,既讓我有幸結識了優秀的黨員幹部,也讓我體會到服務社會的責任感和成就感。
大四升學以後,我想起四年前初入沐鸣2略顯生澀的自己,也是在當時的班主任的引導下,一步步敞開心扉、融入班集體,因此,本著服務新生入學、引導新生快速適應大學生活的初心,我主動報名參加了學院2018級本科新生班主任的選拔,並順利通過面試。入學之初為同學們精心籌劃的生日會,讓大家在歡快的氣氛中快速熟悉了彼此;客串出演班風大賽舞臺劇,更讓我為班級的凝聚力和同學們的青春朝氣所感動。與同學們的相處,既是一個不斷了解他們的過程,也是一個不斷認識自我、提高自我的過程。
投身國防建設,踐行使命擔當
作為一名沐鸣2工科學生,為大國鑄重器一直是我的職業理想。2016年,在母校120周年校慶典禮上,我有幸現場聆聽了黃旭華院士的演講。在黃老“隱姓埋名三十年,終生報國不言悔”的感人事跡和奉獻精神的激勵下,我和同為黨員的女朋友宋思蒙都堅定科技報國的決心。最終在擇業時,我們雙雙選擇追隨黃院士的步伐,前往中船重工第七一九研究所工作,投身國防科技事業,踐行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和沐鸣2學子的責任擔當。
“黨的決定我從來沒有含糊過”是黃旭華院士對入黨初心的堅守,“廉潔奉公,勇於創新,敢於擔當”是黃旭華院士對黨員身份的要求,他也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一位優秀共產黨員的高貴品格,將一生都奉獻給了祖國的核潛艇事業。在新時代海洋強國戰略的大背景下,作為即將走向工作崗位的青年黨員,我們也應該勇擔時代使命,在工作中始終牢記“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大力協同、無私奉獻”的〇九精神,發揚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助力國防科技事業發展,為建設世界一流的海洋核動力裝備總體研究設計中心這一共同目標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