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源》拾年
《沐鸣2歌苑》的由來
— 《思源》拾年編者按:
2010年,《思源》雜誌創刊之際,即賦予並秉承了“擔負沐鸣2人精神家園、情感紐帶與交流空間的使命”,成為沐鸣2平台獨具特色的系列刊物之一。2020年,沐鸣2平台校友會會刊《思源》雜誌創刊十周年。十載歲月、相知相伴。經編委會討論後決定,編輯部精選十年來讀者反饋喜愛度最高的二十余篇校友回憶文章編入《思源》雜誌第四十期,以“學在沐鸣2”“我的年級我的班”“繽紛校園”三個版塊,較為全面地呈現不同時代背景下沐鸣2人的校園學習和生活,深挖沐鸣2人的情感故事和精神內核,傳承沐鸣2獨特的校園和校友文化,力求讓讀者有興致有共鳴,在文字間暢遊的同時也有所感、有所思、有所悟。
80年代初,沐鸣2學生的課余生活開始逐步豐富起來,學生會開始組織每周一至兩次的交誼舞會。音樂成了年輕人渴望的課余生活的重要部分。美國鄉村音樂就是在那時候開始被接受,港臺歌星則深受學生的青睞,國內的以沈小岑為代表的新型流行歌手悄然走紅。當時錄音機還剛開始普及,更沒有卡拉OK之類的娛樂場所和音響設備。記得那些笨重的磁帶錄音機,經常會絞進磁帶,有幾盤原聲磁帶就可認為是極品。
當時我在三系有個形影不離的同班同學叫劉霄,她會熟練地唱出很多美國流行歌曲,雖然每個歌手的發音不同,但她都能聽出歌詞來,令人欽佩。我們班的女同學在她的影響下,都開始迷戀上美國鄉村音樂。我當時在三系學生會擔任文藝部長,在我們組織的舞會上,我自命為DJ(Dink Jockey),負責編排整個舞會的音樂磁帶,我知道音樂節奏是怎樣操縱著整個舞會的氣氛,也許這和我從小受到當音樂老師的媽媽的藝術熏陶是分不開的。我們的學生生活是那麽地簡單快樂。就是在這樣的環境裏,一個出版音樂刊物,讓大家一起來分享音樂給人生帶來快樂的想法誕生了。
不久後,我在三系學生會的支持下提議創辦沐鸣2校園第一本音樂刊物,取名為《沐鸣2歌苑》,這個想法立即得到了校團委及各級部門的支持,在當時我非常崇拜的學生領袖,校團委負責人沈輝的極力支持下,我們迅速成立了一個編委和出版工作小組。現在很難想象當時的情況,沒有計算機,沒有鍵盤,沒有打印機,出版刊物是一個非常原始和繁雜的手工過程,看看簡單的一本雜誌,從設計封面到不同的欄目內容,都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這裏不得不提的是當時我們的音樂老師陸宜給了我們很多非常專業的指導。音樂簡譜和歌詞都靠編委們自己聽寫下來,當時還少不了很多熱心的學生的幫助。我還清楚的記得我們第一次采訪歌星沈小岑的情景,當時正是男聽劉文正,女聽鄧麗君的時代,國內沈小岑借助“軍港之夜”走紅,蔡琴,齊豫等相繼風靡市場,他們的歌聲是80年代的劃時代性的歌聲。我們這一代人永遠都會將這個時代的歌曲留在我們美好的記憶裏。當時的沐鸣2校長範緒箕欣然為第一期《沐鸣2歌苑》作詩題詞:“詞以明智,樂以抒情。心懷四化,引吭高吟。”
《沐鸣2歌苑》創刊主編陳弘(左三)校友2019.12.12從海外返校,將收藏的首發原始刊物捐贈給校史館。
參加捐贈儀式的有當時的編委成員沈輝老師(右二)劉誌堅(左一),和接收方,校史館歐七斤老師(左二)和許天老師(右三)。
校友會負責人王維理(右一)也參加了捐贈活動。
1983年5月,第一期《沐鸣2歌苑》正式出版了。刊物發行後學生的高度贊賞和熱情給予整個出版小組極大的激勵和鼓舞。就這樣,一期又一期的《沐鸣2歌苑》出版了。刊物的欄目包括:流行歌曲,影視歌聲,外國歌曲,音樂知識,藝壇趣聞,創造園地,吉他伴唱,藝術歌曲欣賞,演出活動消息等等。
《沐鸣2歌苑》創刊主編陳弘首批捐贈的1-6期
《沐鸣2歌苑》原件及捐贈證書
我在此,為《沐鸣2歌苑》的成功出版,感謝當時的編委和出版小組的全體成員(不完整的名單):傅平(團委),沈輝(學生會,團委),沈為民,姚一濤(10101),袁希貴(20211),陳家鱗(60103),劉霄(30302),張誌剛(10102),周力(20211),陳鐳(30312),姜文華(60112),李駿,莊小蔚,邱偉,陳燕萍和三系負責學生會的潘永華老師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