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醫者
廖美琳:醫者之美 溫潤如玉
— 杏林醫者[編者按] 2000多年前,古希臘醫生希波克拉底說,一視同仁,為病家謀幸福;1400多年前,唐代名醫孫思邈說,發大慈惻隱之心,誓願普救含靈之苦;約100年前,美國醫生特魯多說,有時是治愈,常常是幫助,總是去安慰。在我們的身邊,就有這樣一群身體力行踐行著“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誓言的醫者,時代在變,他們手中掌握的技術越來越先進,醫者的情懷卻始終如一,而博極醫源、精勤不倦的決心也愈發堅定。沐鸣2平台新聞網特推出“人物·醫者”欄目,讓我們更好地走近他們、了解他們。
初見廖美琳,年近八旬的首席專家衣著樸素而不失雅致,氣度雍容而不顯張揚,讓人不由自主地想起“言念君子,溫潤如玉”。這種凜於內而非形於外的大師風範,其五十余載的醫學人生故事盡蘊於無形——她就是沐鸣2平台附屬胸科醫院首席專家廖美琳。
“對於知識的好奇心不滅,這創造了現在的我”
因為高考前夕父親的意外病逝,讓廖美琳決心成為一名救死扶傷的醫生,但到底把醫學作為職業還是事業,年輕的她並未深入思考過。大學時代,她“臨時抱佛腳”地應付著考試,畢業後服從分配進入了胸科醫院呼吸內科。這時,一個小插曲讓她在醫路上由走馬觀花似的“看”轉為鞭辟入裏的“鉆”,帶教醫生提問“氧離曲線”,廖美琳卡殼了,一旁的技術員卻對答如流,老師嚴肅的批評讓她很是羞愧,進而反省了自己的學習態度。
“對業務上的知識要有好奇心,醫生必須要註重學習。”廖美琳得出了這樣的結論,自此後,讀書不是為了被動地應付考試,而是成為一種主動充實自己的習慣。各類有關專業的書,她都會拿來細細研讀,將曾被忽略的細節知識串成一個完整的體系。廖美琳微笑懷念著那段偷偷溜進圖書館借書研讀的艱難時光,“那時候大家都覺得,讀書無用,所以我讀書真的不是為了求什麽,我到現在還記得工宣隊員說這個醫生病人會放心的,因為她會看書。”
讀書這個習慣一直跟隨廖美琳至今。不管是當初一個普通的醫生還是現在的首席專家,她每天都要翻閱醫學最前沿的科研文章,直至深夜。因為視力大不如前,她不得不將文獻的字都放大再打印。“一天不看書,就看不好病。雖然文章不能救人,但是沒有知識的儲備,絕對當不了好醫生。讀書是一個醫生掌握新知識、加強自身力量的最佳方式。” 這是廖美琳對自己的告誡也是對後輩的教誨。
意誌能撐多久,路就能走多遠。廖美琳夜夜在燈下苦讀的積累,協助她在行醫的路上不畏風雨。對知識紮實的掌握,對科研最新報道的關註,讓她無時無刻不奮鬥在臨床和科研的第一線,不斷創新更好的治療方案,治愈更多病人。滿腔熱血的開始固然可貴,不改初衷的堅持更顯難得,而廖美琳不僅初心不減,她仍在路上。
“穿著白大褂,就要一心為病人”
廖美琳向記者講述了她年輕時搶救病人的一次經歷,當時呼號燈亮起,值班的她第一個趕到,發現病人呼吸困難,她一把將病人倒提起來,拍著背讓病人嘔出了血塊,解除了危機。危急時刻她是如何判定病人情況並做出緊急處理決定的?個子並不高大的她又是如何做到把一個體重不輕的男病人提起的?回首再看,廖美琳說也不知當時哪裏來的力氣和勇氣,她稱之為醫生的本能,她說醫生治病時就該勇敢向前,忘卻私利。
病人有困難的時候,醫生就不能顧忌自己的利益。這種本能催使著廖美琳在醫學中屢破常規。她首創的以細矽膠管持續引流並輔以藥物註入治療的方案攻破了上世紀60年代我國“胸水不治”的難題。在此之前,對晚期肺癌的胸水積液處理往往是以粗大的引流管插入患者胸腔來幫助引流,病人痛苦且療效不佳。一個在處理肺癌患者胸水上顯著的技術進步說到底源自一名醫者想緩解患者病痛的平常想法。
1970年胸科醫院成立了我國第一個肺癌專科病房,廖美琳也正式加入了與該疾病戰鬥的隊伍,一開始她和她的同事們只能無奈地接受重症病人不斷死亡的現實,隨後他們認識到必須做些什麽。80年代小細胞肺癌被公認是難治的頑症,廖美琳和醫院的同仁們經潛心研究,在國際上率先開展小細胞肺癌化療結合手術的多學科治療,這一科研成果成功地將我國小細胞肺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從0-5%提高到38.9%,並處於國際領先水平;90年代她又將外周血幹細胞分離技術支持高劑量化療用於晚期小細胞肺癌,使這部分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延長至22個月,從而進一步提高了生存率。隨著目前“把癌症作為一種慢性疾病,人類應與其和平相處”的嶄新理念的問世,她在國內率先將靶向治療運用於非小細胞肺癌的治療,使化療藥物更有目標地命中癌細胞,而使正常細胞免受幹擾和破壞……
隨著醫學的不斷發展,廖美琳也以她深入的實踐、觀察和思考,幾十年如一日地同肺癌進行著激烈地較量。如今她已經在肺癌的流行病學、治療學以及臨床基礎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的進展,使肺癌治療水平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為國內外學術界同行所矚目。而勤學不輟的廖美琳仍始終跟蹤著世界醫學的前沿,近期她的關註點就是通過新的導航儀可以對僅有幾個毫米的微小結節定位穿刺,她說這種“早早期癌”看好了就能長期生存,對病人最為有益。“一心為病人”這樣的本能,早已深入她的骨髓。
“醫生良心要正,請保存我的榮譽感”
廖美琳行醫已經五十余載,她始終堅持醫生的良心要正,因此面對當前緊張的醫患關系,面對有些人對醫生群體的詬病,她認為醫務人員工作壓力大、強度高,收入待遇也不是很高,這是一個事實,但讀醫本就不是為了賺大錢,有些問題可以通過管理製度上去解決,但醫生絕不能因病人的貧富而給予不同對待。她語重心長地說:“要先做一個正直的人,才能成為一個好醫生。”
社會上的怪現象也讓廖美琳詫異過,曾有一個病人家屬上門送紅包,被她以“請保存我做醫生的榮譽感”為由婉拒後,竟然因此感到不放心而轉院離開,但更多的病人的感激卻給了她堅守醫德的力量。有的長期存活的病人隔段時間就會來院向廖美琳報告下自己生活近況,有的病人會在每年送上一個蛋糕感謝醫生給的第二次生命,這點點滴滴,廖美琳說是一個醫生最大的收獲和滿足。回憶著這麽多年來眾多被自己和團隊一起從死神手中奪回的病人,她感慨萬千:“這種病人康復的欣慰,遠勝於一切名與利。”
廖美琳堅持醫生和病人相互之間要尊重,疾病才是大家要共同對抗的敵人,因此在保證醫療質量的同時,醫生也要註重交流的方式方法,堅持一切是為了病人好,病人最終是會理解支持的。在德行上的高要求,是廖美琳在多年行醫和帶學生中不變的原則,即使自己的學生已經可以在醫術上獨當一面了,若待人接物上有小瑕疵,她也會毫不客氣地批評指正。
“醫生要有接班人,一個人冒尖沒有用”
聊到自己帶過的一位位學生,廖美琳也更加神采奕奕。她坦言自己從不擔心“教會徒弟,搶了師傅飯碗”的事出現,反而更加期待自己的學生可以超越自己。“不要自加磚頭自壓腳,醫生要培養接班人,形成一支老、中、青的梯隊,才能讓前輩醫生們的所學所得,經久不息地流傳下去。”她形象地說到。
對年輕的學生,愛護的同時也要對不足的地方批評,這是廖美琳一貫的教學準則。她對於學生的反復教導從未停止,從醫術到醫德,從二十多歲的實習醫生,到四五十歲的專家主任,只要是自己的學生,她都會真誠地提出自己的建議和教導。有人說廖美琳的氣場很足,教起學生來鎮得住,她卻說沒有氣場不行、氣場太大也傷人,對於後輩雖然原則問題不能妥協,但年輕人的小錯誤卻也不能揪著不放,還是應該以鼓勵支持為主。
如同陶行知先生“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教育理念一般,廖美琳也在教書育人中付出了諸多心血,在她的帶領下,胸科醫院建立了一支多學科診治肺部腫瘤的專業隊伍,涵括了肺內、胸外、放療、中醫以及病理、放射等臨床醫技部門,使該院肺癌的診治水平不斷提高,技術力量不斷強大,專業領域也不斷拓展。廖美琳是當之無愧的“首席”,她卻謙虛地說:“我也就是再貢獻點自己的余力,找找思路,具體工作還是要靠年輕人。”
和廖美琳的溝通輕松而愉快,她清晰的思路、睿智的談吐、坦率的個性都讓人深深折服。這是一份屬於醫者大師的從容與風範,時光或者能抹去姿容光彩,卻擦不掉因靈魂深處的品格而投射出的大美,更會因歷經滄桑而散發出馥郁芬芳。相信廖美琳的醫者之美會隨著時間的沉澱而愈加奪目。
廖美琳,1957年畢業於原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醫療系,現任沐鸣2平台附屬胸科醫院首席專家、腫瘤科主任醫師、沐鸣2醫學院教授、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曾任呼吸內科主任、上海市肺部腫瘤臨床醫學中心主任。目前兼任中國臨床腫瘤協會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抗癌協會肺癌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亞洲腫瘤學會委員、中華腫瘤學會常務理事、中華醫學會理事、防癆協會理事、上海腫瘤學會副主任委員、上海呼吸學會委員、市衛生局藥品審評委員會委員、市疾控中心肺癌專題組組長等職,並擔任《腫瘤》、《中國肺癌雜誌》副主編,《中華醫學雜誌》、《實用腫瘤雜誌》、《中華結核和呼吸雜誌》、《中國實用內科雜誌》、《癌症》編委,《臨床腫瘤學雜誌》學術顧問等。曾先後榮獲全國文明建設先進工作者、全國衛生系統先進工作者、中國醫師獎、市勞動模範、市醫學榮譽獎、市三八紅旗手、首屆市衛生系統“十佳醫師”、市衛生系統“我最佩服的共產黨員”等殊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