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醫者
[編者按] 2000多年前,古希臘醫生希波克拉底說,一視同仁,為病家謀幸福;1400多年前,唐代名醫孫思邈說,發大慈惻隱之心,誓願普救含靈之苦;約100年前,美國醫生特魯多說,有時是治愈,常常是幫助,總是去安慰。在我們的身邊,就有這樣一群身體力行踐行著“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誓言的醫者,時代在變,他們手中掌握的技術越來越先進,醫者的情懷卻始終如一,而博極醫源、精勤不倦的決心也愈發堅定。沐鸣2平台新聞網特推出“人物·醫者”欄目,讓我們更好地走近他們、了解他們。
日前,沐鸣2平台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心內科主任何奔獲選“2014中國醫學論壇報十大口碑醫生”。何奔,男,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附屬仁濟醫院心內科主任兼黨支部書記、上海市心血管病學會副主任委員、沐鸣2平台心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長。他是我國首批17位美國心臟學院專家會員(FACC)之一、上海市領軍人才、上海市優秀學科帶頭人,同時也是上海市“十佳”醫生和“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
作為我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著名心血管病專家,何奔教授從醫三十余載,始終奮鬥在臨床一線,為提高心血管疾病的診療水平,尤其是急危重患者的臨床救治,不斷開拓進取、攻堅克難,完成病例數、難度、成功率均居國內前列。他是醫者——德技雙馨,仁術濟世;他是師者——學高為師,身正為範;他是學者——孜孜以求,精勤不倦;他從醫執教卅載——救死傷無數,育桃李天下。
返璞歸真,仁術濟世
何奔教授早年師從素有“東方第一聽筒”美譽的國內著名心血管病專家鄭道聲教授,導師的悉心傳授與多年的臨床積累,奠定了他嚴謹的治醫態度和紮實的臨床基本功。在越來越依賴於先進儀器和繁雜輔助檢查的現代醫療模式下,本著對每一位患者負責的嚴謹態度,何奔教授三十年如一日,堅持細致的病史問詢和規範的體格檢查,善於用最簡捷的手段進行臨床診斷,不僅為患者減輕了醫療負擔,節約了臨床資源,甚至憑借過硬的技術糾正先進儀器的疾病診斷。曾有一位反復勞力後胸悶氣促、夜間端坐呼吸的患者輾轉慕名來到仁濟醫院,院前兩次經胸心臟超聲一次經食道超聲報告均提示主動脈瓣關閉不全,診斷似乎毋庸置疑,外科認為心衰不糾正無法手術;但何奔教授卻在仔細聽診後,發現患者的聽診特點與一般的主動脈瓣反流不同,對超聲結果提出了質疑,結合病史認為應考慮乏氏竇瘤破裂的可能,建議再次復查。最終,第三次經食道心臟超聲檢查證實了何奔教授的判斷:主動脈竇瘤破裂伴主動脈至左室分流,患者及時接受了外科手術,順利康復出院。正是何奔教授認真嚴謹的治醫態度和高超的診療水平使無數患者得到正確的診斷和積極的治療。
杏林春暖,精勤不倦
何奔教授是一位技術上精益求精,把微創介入治療當藝術的能工巧匠。他不僅身兼三大最具影響力國際介入心臟病學大會(TCT, PCR, CCT)的國際主席團成員,更是國內為數不多受邀站上國際會議舞臺進行手術演示,向國外同行展示精湛技藝的中國專家。盡管已是介入治療的權威,完成冠脈介入手術近萬例,但何奔教授始終把病人的健康和利益放在首位,對手術的每個細節精益求精,盡心盡力將每位患者的手術都當成第一例那樣認真對待。多年前的一個清明節前夜,一位耄耋老漢因急性心肌梗死合並心源性休克急診收治仁濟心內科,即刻血壓測不出,生命危在旦夕。接到科室電話,何奔教授深夜火速趕到導管室,造影顯示左主幹完全閉塞,2/3的心臟沒有血液供應。這種死亡率幾近百分之百的情況完全可以不做手術,但面對家屬急切的目光,何奔教授毅然決然選擇承擔風險,頂著巨大的壓力,以嫻熟的技術、利落的手法在15分鐘內完成了這一高難度手術,最終贏得了這場與死神的賽跑。何奔教授始終致力於推動心血管微創介入治療的進步,專註於能夠造福病患的轉化研究,為提高心血管病患者的治愈率和生存率貢獻智慧與汗水:搭建國內一流心臟影像診療平臺、成立全國最大遠程心電診斷中心、完成上海市首例3D打印指導下左心耳封堵術、推廣適應國情的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溶栓後介入治療策略、建立心肌水平再灌註定量評價新體系、牽頭上海衛生系統重要疾病聯合攻關項目 “慢性心力衰竭一體化管理區域智慧醫療平臺的構建”……10余項國家級、省部級課題、100余篇國內外學術期刊論文發表、教育部211工程全國重點學科、衛生部國家臨床重點專科……仁濟心內科團隊在何奔教授的帶領下乘風破浪,屢創佳績。
德醫雙馨,身正為範
“大醫精誠、厚德載物”是何奔教授的座右銘。他時常叮囑科室團隊:“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我們就要做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醫者的責任不允許我們放棄任何一個生命”。 他作為學科帶頭人,從2004年起建立起惠及浦江兩岸數百萬人口的急性心肌梗死綠色通道,以上海市急診冠脈介入手術量第一的工作量搶救了數以千計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當一名生命垂危、年僅22歲的打工妹因為急性胸痛被送至仁濟醫院急診,面對沒有醫保,可能無法負擔治療費用的患者,何奔教授果斷拍板“救人要緊,絕不能讓有搶救希望的患者因為經濟問題在我們這裏失去搶救時機”,親自上臺進行急診手術,及時處理了已99%嚴重狹窄的心臟血管,挽救了一條年輕的生命。“患者求醫是以性命相托,所以醫生必須要把病人當作是自己的親人,用嚴謹負責的態度去做好每一次診治,盡最大努力為患者解除病痛折磨”是何奔教授對學生最頻繁的教導。師者的最高境界在於“範”,他不僅將自己高超的醫術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學生,更在平時的一言一行中將自己高尚的醫德感染著學生:每次門診,從病史詢問到體格檢查,何奔教授都親力親為——病歷卡上永遠是數頁最詳實的記錄、心率聽診永遠是最耐心的一分鐘、面對下肢水腫的心衰患者永遠是親自蹲下身的挽褲除襪……他行醫三十載,始終在臨床醫療一線兢兢業業,淡泊名利,正是憑借這樣一顆“患者至上,真誠奉獻”的醫者仁心,何奔教授在病人中享有良好的口碑,來自全國各地的感謝信、錦旗紛至沓來,也正是這樣一位德醫雙馨的優秀醫師被全市患者投票推舉為上海市“十佳醫生”。
都說選擇了醫學就選擇了責任,就選擇了一生辛苦付出與無私奉獻。但在何奔教授看來,醫學是他今生無悔的堅守:他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奉獻,甘願傾註自己畢生的精力給他的病人、給他的學生、給他熱愛的心血管事業,以醫術贏得患者新生,以醫德收獲病人尊重,在平凡的崗位上閃耀著不平凡的光芒。